鸡脑脊髓炎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鸡的急性、病毒性传染病。过去本病曾被称为“流行性震颤病”。本病病毒为鸡脑脊髓炎病1毒,该病毒对乙醚、氯仿、胰蛋白酶和去氧胆酸盐有抵抗力,对气温度也有很强的抵抗力。病毒在于燥或冷冻的条件下,可存活0-70天。
鸡脑脊髓炎诊断要点
1.流行特点雏鸡对本病最易感,主要侵害1月龄以内的雏鸡,8周龄以上的鸡对本病有抵抗力,常表现为隐性传染。
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但大多数在冬、春季(育雏高潮的月份)。本病毒有极高的传染性,既可水平传播(接触传播)也可垂直传播(通过蛋传播)。水平传播主要经消化道感染,其次是通过呼吸道和外伤途径感染。感染鸡可从粪便中排出病毒,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给其他鸡;受感染的鸡胚,可在孵化箱中传播病毒,传染给健雏。垂直传播时,种鸡感染后,可经蛋感染其后代的,表现为孵化率下降、鸡胚在出壳前3天内死亡率增加以及出壳鸡出现共济失调等症状。
2.症状成年鸡感染后通常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,只出现一过性产蛋率下降,有时可见蛋个变小。但雏鸡感染后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。经种蛋感染的小鸡,潜伏期为1~7天,即小鸡出壳后1周内出现症状,经口感染的则为11天以上。
病初可见呆滞,然后步态蹒跚,运动失调。病雏不愿走动而蹲坐在跗关节上,驱赶强行走动时,步态摇摆不定或向前猛冲后倒下。有的病雏两脚又开;翅膀着地。有的病雏出现头、颈、腿部震颤,尤其是受到刺激时,更为明显而持久,最后伏卧或倒地,无法采食和饮水,并衰竭死亡。衰竭的鸡也可能被同群鸡践
踏致死。死亡率一般为25%,高者可达50%。存活下来的鸡,仍有共济失调症状;部分鸡一侧或两侧眼睛失明。
3.病变剖检病死鸡常无明显的肉眼可见病变。胃的肌层中有灰白区,肝脏脂肪变性,脾增生性肿大,肠道轻度炎症等。
根据流行特点、鸡群的病史、典型的头颈震颤及产蛋母鸡一过性产蛋下降,剖检没有可见肉眼病变等情况,即可对本病做出初步诊断,但初次发病的确诊需进行病毒分离、荧光抗体试验等实验室诊断。
鸡脑脊髓炎如何诊断鉴别